莫言坦言为百万奖金去领奖:将善款用于救助需要帮助的孩子
2024年11月28日,著名作家莫言在中国香港出席第19届“慈爱奖”颁奖典礼。此奖项不仅因其荣誉而备受瞩目,更因其丰厚的奖金而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莫言在获知“慈爱奖”奖金高达19万美元(约合130万元人民币)时,立即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一定要去拿这个奖”。这一选择背后,正是他希望通过奖金来改变他人命运的坚决信仰。
莫言在采访中直言,获奖的消息让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表示,19万美元的奖金将是他帮助60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救治的重要资金来源。他说道:“这个钱可以用来救治60个孩子,帮助他们解除病痛,这何乐而不为呢?”这种善举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作家的社会职责感,也反映出了他内心深处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心。
作为中国文学界的代表,莫言的慈善之路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早在1999年,他就将获得的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当年的文学奖奖金捐赠给云南西畴县的一所希望小学。此后,他在2001年又将“冯牧文学奖”的奖金捐献给该小学,表明了他对教育和儿童福祉的长期关注。
这样慷慨的举动并非个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2014年,莫言向红十字会捐赠了100万元,用于救助西部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在接下来的两年中,他共捐出125.7万元,资助了62名来自西藏地区的先心病儿童。他的慈善事业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职责。
在日前的公益活动中,莫言不仅强调了自己的慈善项目,还提到他与《中国慈善家》杂志共同发起的“两块砖公益基金”,旨在救助更多家庭困难的儿童。到2024年11月30日,这一基金已成功实施了多个公益项目,其中“莫言同心”专注于先心病儿童的救助,已资助170多名儿童进行手术。
莫言坦言,将自己的奖金用于慈善事业,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灵魂上的成就感。他认为:“人生在世,钱再多,也只能花一部分;房子再大,也是睡一张床。但如果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人,这种荣誉感、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怎样?怎样样大家都了解了吧,莫言坦言为百万奖金去领奖的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获奖喜悦,更是他对社会职责的觉悟与承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激励着更多人关注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传递着温暖与爱的力量。如此不仅让人敬佩其文采,更让人感激于其高尚的人格魅力。